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其他类型 >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> 第134章 号角的吹响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“守正创新,深耕根基”的战略号角吹响后,“何记”这艘巨轮开始了一场深刻而缓慢的转向。不再追求门店数量的激增和海外版图的快速扩张,而是将资源与精力,前所未有地聚焦于内功的修炼:味道的极致化、管理的精细化、文化的深度化。何雨柱如同一位老匠人,沉下心来,带着墩子师傅等一众老臣,一板一眼地打磨着“何记”的“里子”。

然而,商场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就在“何记”潜心“练内功”的这段时间,外部的商业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翻新。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一切,重塑着消费习惯和商业逻辑。几家依托资本疯狂扩张、以大数据和算法驱动的互联网餐饮新贵,凭借精准的外卖投放、爆款的网红单品和病毒式的社交营销,迅速蚕食着传统餐饮的市场份额。就连“何记”寄予厚望的“何记味典”子品牌,在线上渠道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,那些更懂得玩转流量、更擅长制造话题的新品牌,攻势凌厉。

“爸,‘味典’上个月在天猫的销量被‘食鲜道’反超了!他们的直播带货太厉害了,请顶流明星,一场就能卖我们一个月的量!”月度经营分析会上,何晓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,眉头紧锁,语气中带着不甘和焦虑,“我们的产品品质绝对过硬,复购率也高,但就是声量跟不上!还有,我们布局的社区智慧零售柜,运营成本高,渗透速度慢,完全跟不上‘每日优鲜’那种前置仓模式的扩张节奏!”

欧阳文山也补充道:“舆论场也是。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完全变了,短视频、小红书、b站……我们那套通过传统媒体和行业论坛建立品牌形象的打法,效果在衰减。我们需要新的传播语言和渠道。”

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。老臣们习惯于精耕细作,相信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但对如何应对这种依靠资本烧钱、流量驱动的“快鱼吃慢鱼”的新玩法,明显感到力不从心。何雨柱沉默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上的《何氏食单》。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味道是根本,但在这个时代,如果不会“吆喝”,再好的酒,也可能被埋没在深巷里。固守传统,很可能意味着被时代抛弃。

深夜,何雨柱再次独自登上太平山顶。脚下是依旧璀璨的香江夜景,但他的内心却波澜起伏。他想起自己当年,也是凭借一股敢闯敢拼的劲头,从四合院灶台走向香江之畔。如今,时代变了,战场变了,难道“何记”的闯劲也要变没了吗?把“何记”完全交给晓儿他们年轻人去折腾,自己能放心吗?可如果自己一直不放手,会不会反而成了阻碍“何记”拥抱新变化的绊脚石?

几天后,一场关于是否投资一个新兴的“餐饮供应链SaaS(软件即服务)平台”的辩论,成为了导火索。以cFo和几位老派董事为首的一方,认为该平台模式不清晰,烧钱太快,风险巨大,坚决反对。而以何晓和几位年轻高管为首的一方,则认为这是用数字化改造传统供应链、降本增效的必然趋势,必须抢占先机。双方争执不下,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何雨柱。

何雨柱看着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双方,又看了看坐在一旁、眼神中充满渴望却又有些忐忑的何晓,心中做出了一个艰难而重大的决定。

第二天,他召开了特别董事会。没有讨论具体议案,何雨柱环视全场,声音沉稳而有力:

“这几天,我想了很多。我们这代人,靠的是一口锅、一把勺、一颗不怕苦的心,打下了‘何记’的江山。我们信的是手艺,是口碑,是慢工出细活。这没错,这是我们的根,永远不能丢。”

他话锋一转,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:“但是,时代变了!客人点餐用手机了,味道好不好,发个短视频全世界都知道了!供应链怎么管,大数据说了算了!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!‘何记’不能在我们手里成了老古董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决定:“我提议,董事会进行改组,并调整集团管理架构。我,何雨柱,申请辞去集团cEo职务,只保留董事会主席一职,专注于公司长期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。”

全场哗然!连何晓和娄晓娥都震惊地看着他。

何雨柱抬手压下议论,目光落在何晓身上,充满了信任与期许:“我提议,由何晓,接任集团cEo,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战略执行。”

何晓猛地站起来:“爸!这……”

“坐下!”何雨柱语气不容置疑,“我不是撂挑子!我是给你,给年轻人,腾地方!给你机会,去闯,去试,甚至去犯错!我们这些老家伙,在后面给你把着舵,看着根,不让船翻了就行!”

他看向众人,语气斩钉截铁:“从现在起,‘何记’要两条腿走路!老团队,由我和墩子师傅牵头,成立‘技艺与文化传承委员会’,死守产品品质和‘何记’的魂!新业务,由何晓组建年轻化的经营班子,大胆去试错,去拥抱互联网、拥抱资本、拥抱所有新东西!只要不碰食品安全和财务法律的底线,我允许你们失败!”

他最后看向何晓,目光深沉:“晓儿,我把‘何记’的未来交到你手上了。记住,创新的前提是守正,飞的再高,线要攥在自己手里。你的战场,是未来;我们的责任,是让你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
这一刻,何雨柱完成了从冲锋陷阵的统帅,到运筹帷幄的掌舵人的角色转变。这是一次大胆的权力交接,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。

何晓没有辜负父亲的信任。 上任cEo后,他雷厉风行,组建了一支由互联网精英、数据科学家和年轻厨师混编的“新业务战队”。

1. 数字化破局:他力排众议,收购了那家供应链SaaS平台的部分股权,并将其技术引入“何记”的食材采购、库存管理和配送环节,效率大幅提升,成本显着下降。同时,打造“何记”专属的会员大数据平台,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。

2. 流量新玩法:他亲自上阵,联合顶级mcN机构,打造“何记”官方直播间,不仅卖货,更由墩子师傅等老师傅出镜,展示厨艺绝活,讲述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,将“匠心”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,吸引了大量新生代粉丝。

3. 业态新探索:推出“何记小馆”子品牌,主打社区快餐和线上外卖,采用中央厨房+智能烹饪设备模式,在保证核心口味的前提下,极大提升了出餐效率和标准化程度,迅速抢占快餐市场。

4. 组织新活力:推行“内部创业”机制,鼓励员工提出新项目,通过评审后可获得资金和资源支持,极大激发了组织的创新活力。

改革并非一帆风顺。新旧观念的冲突、流程再造的阵痛、试错带来的短期亏损,都让何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但每当他想退缩时,看到父亲在“传承委员会”里,带着老师傅们一丝不苟地研究火候、调试配方的那份沉静与坚持,他便又充满了力量。

几个月后,成效初显。 “何记味典”线上销量强势反弹,凭借扎实的口碑和创新的营销,重新夺回品类榜首;“何记小馆”成功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;供应链数字化改造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。更重要的是,“何记”的品牌在年轻人心中变得鲜活、有趣、值得信赖。

年终总结会上,何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何雨柱听完汇报,没有说话,只是走到何晓面前,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,眼中满是欣慰。那一刻,无需多言。

当晚,何雨柱再次登上太平山顶。夜风拂面,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期待。新火已燃,正在尝试烹煮新时代的茶。茶香或许与传统不同,但炉火中跳跃的,依然是“何记”那份永不熄灭的、对美味的追求与创造的激情。

他知道,“何记”的航船,已经驶入了由新一代掌舵的、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航程。而他,这位老船长,将站在船头,眺望远方,确保航向不偏。至于前方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,那将是属于何晓和年轻一代的战场与传奇了。

新火试新茶,滋味如何,尚需时光品鉴。但“何记”的故事,无疑翻开了更加波澜壮阔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