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历史军事 > 鹿踏雍尘 > 第219章 三子归心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陈望用生命趟出的西域商路,如同一剂强心针,注入了朔方的血脉。然而,未等这条血脉彻底通畅,另外两股重要的力量,几乎同时抵达了朔方核心。

首先是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,一队精悍的骑兵护送着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,悄然抵达朔阳城南门。早已接到密令的城门校尉验过信物后,不敢声张,亲自引着车队直入将军府侧门。

车帘掀开,一名身材魁梧、披着黑色斗篷的汉子迈步下车。他摘下兜帽,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却棱角分明的脸,眼神锐利如鹰,正是从北庭“失踪”的猛将许韦。

林鹿并未在正厅等候,而是在那间熟悉的书房接见了他。没有繁文缛节,只有墨文渊在旁相陪,以及案几上温好的两壶浊酒。

许韦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想象中更年轻,目光却更深沉的朔方之主,没有立刻说话,而是单膝跪地,抱拳行礼,声音沉浑:“败军之将许韦,蒙林公不弃,特来相投!愿效犬马之劳,绝无二心!”

他没有解释“马贼”的真相,也没有诉说在北庭的郁郁不得志,所有的前因后果,都在这一拜之中。

林鹿上前,亲手将他扶起,目光坦诚而灼热:“许将军请起!我得将军,如旱苗得甘霖!朔方军中,只论战功才能,不问出身来历。将军之勇,天下皆知,望将军助我,共御外侮,匡扶这乱世!”

他拿起一杯酒,递给许韦:“此乃我朔方‘英雄血’,今日为将军洗尘!”

许韦接过,一饮而尽,一股热辣直冲胸腹,亦点燃了他沉寂已久的豪情。他沉声道:“韦,定不负主公厚望!”

就在许韦安顿下来的当日下午,那支抵达黑风峪的数千人流民队伍中的核心人物,也被秘密接到了将军府。来的共有三人,皆是衣衫虽旧,却难掩风骨的文士。

为首者名叫韩偃,年约四旬,面容清癯,目光睿智,乃中原名士,曾为陈王赵珩座上宾,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,家族遭难,只得率众北逃。

其左一人名叫卫伦,三十许岁,神色精干,曾为秦王麾下一县丞,精通律法刑名,因不愿同流合污盘剥百姓而被排挤陷害。

其右一人名叫公孙明,年纪最轻,约二十七八,却气质沉稳,善于筹算,出身商贾世家,家族在战乱中破灭,对流民安置、物资调配极有经验。

此三人,便是这股流民的核心与灵魂。他们并非盲目逃难,而是审时度势,选择了如今声名鹊起、看似最有朝气与秩序的朔方。

林鹿同样在书房接见了他们,周沁、杜衡、永宁公主在座。他没有摆出招贤纳士的姿态,而是如同与老友叙话,详细询问了中原战局的细节、流民的状况以及他们对时局的看法。

韩偃侃侃而谈,对陈、秦二王的战略失误、民生凋敝剖析入木三分;卫伦则对律法维系秩序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;公孙明更是指出,流民并非负担,若安置得当,开垦荒地,兴修水利,反是巨大财富。

他们的见解,让杜衡等人频频点头。周沁更是就流民中的妇孺安置、医病防灾等细节,与三人深入交流。

最终,林鹿起身,对三人郑重一揖:“三位先生大才,遭逢乱世,是天下不幸。然能至朔方,是我林鹿与朔方军民之大幸!若蒙不弃,愿请韩先生暂领参军衔,参赞军机;卫先生入法曹,佐理刑名;公孙先生入户曹,协理度支民生。待立下功勋,再行擢升,如何?”

这番安排,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职位,又留有余地,显示了林鹿的诚意与用人智慧。

韩偃、卫伦、公孙明对视一眼,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与认可。他们辗转流离,所求不过是一个能施展抱负的安稳之地,一个能听进谏言的明主。三人齐齐躬身还礼:“敢不效死力!”

一日之内,猛将许韦来投,三位中原干才归心。加上先前陈望打通西域商路,朔方的筋骨、血脉与智识,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充实、强壮。

当夜,林鹿与三位夫人再次聚于内室。周沁微笑道:“许韦勇武,可补我军中锋锐;韩偃、卫伦、公孙明皆乃实务之才,能解杜长史与云裳妹妹燃眉之急。此真天助夫君。”

郑媛媛擦拭着佩剑,眼神发亮:“这下,应对西戎和河西,底气更足了。”

永宁公主(云裳)则轻声道:“然则,人才骤增,亦需平衡。新旧之间,需夫君与军师细细调和,方能如臂使指。”

林鹿颔首,目光越过窗棂,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。猛将归附,文士来投,商路初通。朔方这台战争与建设的机器,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。他知道,接下来,将是更激烈的碰撞与更迅猛的崛起。西戎秃发乌维的复仇之刃,河西薛铭的猜忌之心,都不会给他太多安稳发展的时间了。

风暴,正在酝酿。而朔方,已张开了更大的风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