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其他类型 >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 > 烧饼人生(四)(631)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烧饼人生(四)·终章

新店开业后的日子,像按下了快进键。金草和周文渊的婚礼简单而温馨,只请了亲近的亲友。婚礼上,赵金宝作为家属代表发言,这个曾经依赖姐姐的弟弟,如今已能独当一面。

“我姐教会我两件事,”金宝在台上说,声音哽咽,“一是怎么做烧饼,二是怎么做人。”

婚后的生活平静而充实。金草经营着两家店,周文渊继续教书,小雨每天都盼着去“妈妈”的店里写作业。这个曾经残缺的家,因为金草的加入而完整。

然而,生活总是充满意外。

一个忙碌的周六早晨,金草在店里突然一阵眩晕,差点摔倒在地。小芳赶紧扶住她:“金草姐,你最近脸色一直不好,还是去医院看看吧。”

在金草的坚持下,她只休息了半天就又回到店里。但接连几天的食欲不振和频繁的眩晕,让周文渊再也坐不住了。

“必须去医院检查,”他的语气不容拒绝,“就明天。”

检查结果出来那天,医生看着化验单,微笑着说:“恭喜,你怀孕了,已经八周。”

金草愣住了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:“可是...医生,我当年检查时说...”

“受孕几率低不等于完全不能怀孕。”医生解释道,“而且,有时候心情放松了,身体状态改善了,奇迹就会发生。”

走出诊室,金草还处在震惊中。周文渊紧紧握着她的手,眼中闪着泪光。

消息传开后,所有人都为之欣喜。母亲特地炖了鸡汤送到店里,看着金草欲言又止。

“妈,怎么了?”金草问。

“金草啊...”母亲眼眶湿润,“妈真为你高兴。以前...以前是妈糊涂...”

金草拍拍母亲的手:“都过去了。”

怀孕带来的不只是喜悦,还有新的挑战。孕吐反应严重的那几周,金草几乎闻不得油烟味。赵金宝主动挑起了大梁,每天往返于两家店之间,确保一切运转正常。

“姐,你就安心养胎,店里有我呢。”金宝信心满满。

然而,考验接踵而至。金草怀孕五个月时,对面街上新开了一家连锁烧饼店,打着“正宗湘西风味”的旗号,价格低廉,抢走了不少顾客。

“金草姐,咱们的生意受影响很大。”小芳忧心忡忡地汇报。

金草挺着孕肚,在店里坐了一下午,观察着对面的客流。晚上,她把金宝和周文渊叫到一起。

“我有一个想法,”她说,“我们要推出孕期特别套餐。”

周文渊有些担心:“你现在这个状况,还能开发新品吗?”

“我不能,但我们可以。”金草看向金宝,“你还记得奶奶做的那些营养点心吗?”

姐弟俩连夜翻出奶奶的食谱,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,研发了一系列适合孕妇、老人和孩子的养生烧饼。同时,金草还在店里开设准妈妈专属座位,提供免费的养生茶。

这些贴心的举措很快赢得了顾客的好评。更让人惊喜的是,周文渊所在的学院食品科学系主动提出合作,帮助金草优化配方,使烧饼既保留传统风味,又符合现代健康标准。

就在生意逐渐回暖时,金草却因过度劳累被医生要求卧床休息。

“你得为自己的身体和孩子着想。”医生的语气严肃。

卧床休息的日子里,金草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。她让金宝买来笔记本电脑,开始在网上学习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。

“姐,你都这样了还学习?”金宝又心疼又佩服。

“正因为这样,才要多学。”金草抚摸着自己隆起的腹部,“我要给孩子做个榜样。”

与此同时,赵金宝的家庭也迎来了变化。结婚两年的妻子终于怀孕,这个消息让全家人喜出望外。

“姐,我要当爸爸了!”金宝兴奋地跑来告诉金草,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。

金草看着弟弟成熟稳重的模样,想起多年前那个只会伸手要钱的少年,不禁感慨万千。

命运的巧合让姑嫂二人同时怀孕,两家人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孕期心得。母亲忙前忙后地照顾两个女儿,仿佛要弥补过去的亏欠。

“妈,您歇会儿吧。”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,金草忍不住说。

“不累不累,”母亲笑着擦擦汗,“我现在啊,是越忙越开心。”

金草临产前一个月,“金草烧饼”迎来了又一个转折点——获得了“湘西老字号”的认证。授牌仪式上,金草虽然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,但通过视频连线发表了感言。

“这门手艺传到我这里,已经是第四代了。”她在视频中说,“我很庆幸,没有让它断送在我手里。”

那天晚上,金草开始阵痛。比预产期提前了两周。

送往医院的路上,金草紧紧握着周文渊的手,额头上满是冷汗。

“别怕,我在。”周文渊轻声安慰,但金草看得出他比自己还要紧张。

生产过程并不顺利。由于金草年龄偏大,且长期劳累,医生建议剖腹产。

手术室外,周家、赵家所有人都到齐了。赵金宝不停地踱步,母亲则默默祈祷。

当婴儿的啼哭声终于从手术室传出时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

“是个男孩,六斤三两,很健康。”护士抱着孩子出来报喜。

周文渊看着怀中皱巴巴的小生命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
金草醒来时,第一眼看到的是周文渊温柔的笑脸。

“孩子呢?”她虚弱地问。

“在这里。”周文渊小心翼翼地把婴儿放在她身边,“你看,他多像你。”

金草凝视着熟睡的儿子,泪水无声滑落。这个她曾经以为永远无法拥有的奇迹,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她怀中。

出院那天,金草惊讶地发现店门口排着长队。原来,顾客们听说她生了孩子,自发前来祝贺。

“金草老板,恭喜啊!”

“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...”

看着顾客们送来的礼物和祝福,金草再次感受到这些年来建立的深厚情谊。

月子期间,金草不得不完全放下工作。令她欣慰的是,赵金宝把两家店打理得井井有条,甚至还开发了几种新品。

“姐,你猜这个月营业额多少?”金宝兴奋地拿着报表来看她,“比上个月增长了百分之二十!”

金草仔细翻阅着报表,欣慰地点头:“你做得很好。”

“是你教得好。”金宝真诚地说。

孩子满月那天,金草和周文渊在店里办了简单的满月酒。宾客散去后,金草抱着儿子站在窗前,看着“金草烧饼”的招牌在夕阳下熠熠生辉。

周文渊走到她身边,轻轻搂住她的肩膀。

“想好孩子的名字了吗?”他问。

金草点点头:“周念。纪念的念。”

“纪念什么?”

“纪念所有让我们走到今天的人和事。”金草轻声说,“纪念那些苦尽甘来的日子。”

就在这时,怀中的小周念突然咧开没牙的嘴,笑了。

赵金宝的儿子比小周念小两个月出生。两个表兄弟的降生,为这个曾经充满矛盾的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。

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金草推着婴儿车来到店里。母亲正抱着金宝的儿子逗弄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“妈,给我抱抱侄子。”金草说。

母亲小心翼翼地把孩子递过去,看着金草同时照顾两个孩子的手法,忍不住感叹:“你比你妈强多了。”

金草抬头看着母亲,发现不知何时,母亲的黑发中已经夹杂了许多银丝。

“妈,”她轻声说,“谢谢你。”

母亲愣了一下,随即明白了金草的意思,眼眶顿时红了。

时光飞逝,转眼小周念已经一岁了。在他的周岁宴上,金草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——成立“金草传统手艺基金会”,资助那些想要学习传统手艺的年轻人。

“我们的手艺不能断送。”她在致辞中说,“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、学习并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。”

这个决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。首批资助的十名学员中,有三人选择学习烧饼制作。

“姐,你这是要培养竞争对手啊。”赵金宝开玩笑说。

金草看着正在学步的儿子,微笑着说:“手艺只有在传承中才能永生。”

如今的金草,依然每天清晨四点起床。不同的是,她现在会在开工前先亲亲儿子的额头,在关店后与丈夫一起散步回家。

她的烧饼店已经发展成四家连锁,但她依然坚持亲自研发新品,每周至少在总店工作三天。赵金宝成了公司的总经理,负责日常运营管理。

一个普通的清晨,金草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忙碌。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操作台上,刚出炉的烧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

一位老顾客走进店里,看着金草熟练地翻动着烧饼,感叹道:“金草老板,这么多年了,你还是亲力亲为啊。”

金草笑了笑,把刚出炉的烧饼装袋递过去:“因为这是我的人生啊。”

店外,周文渊抱着儿子站在阳光下,朝她挥手。小周念咿咿呀呀地叫着“妈妈”,小手在空中挥舞。

金草擦擦手,走出店门,接过儿子。晨光中,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与“金草烧饼”的招牌重叠在一起。

这条路,她走了三十多年,从独自负重前行,到如今有人并肩同行。曾经的苦难都已化作生命的厚度,如同面团经过揉捏和发酵,最终在炭火的淬炼中散发出最诱人的香气。

她知道,明天依然会四点半起床,依然会有三千个烧饼等着她。但这一次,每一步都踏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,每一个烧饼都承载着爱与传承的意义。

炉火正旺,人生亦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