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其他类型 > 剑来,剑心,瞎剑仙 > 第142章 志在江湖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陈浔回到居所时,天还未亮。屋内灯已熄,桌案上那封信纸边角微卷,是他昨夜写到一半又搁下的。墨迹干了,像一道未愈的伤口。

他坐下,重新磨墨。砚台粗糙,磨得慢,但稳。笔尖落纸,不再迟疑。

“掌门厚爱,浔儿心领。然母病失女,孤身半生,幸得一人以命相托,以心相照。今彼在天涯,我在江湖,岂能安坐高堂,受封传艺?玄剑门庇护之恩、赐剑之德,永世不忘。待我寻回静儿,必携她归来,拜谢师门。”

他写完最后一个字,笔锋一顿,收势干脆。落款“浔顿首”,三个字写得极重,仿佛不是用笔,而是用剑刻下的。

窗外风动,吹起窗纸一角。墙上挂着的剑架空着,两柄剑早已随他出战、归鞘,此刻静静躺在背上的剑匣中。他起身,将信折好,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,旁边还有一块未点燃的松脂火引——那是澹台静从前留下的,她说这味道像山间雨后。

他没再看第二眼,转身出门。

山道清冷,雾气浮动。他脚步不快,却无停顿。昨日血战留下的焦痕还在石板缝隙里,有几处阵眼符文仍未修复,像是大地结了痂。他走过演武场外沿,目光扫过那些星位标记,七处石台沉默矗立,如同守夜人。

掌门是在晨钟响起前收到信的。

执事弟子捧着信进来时,他正坐在庭院石凳上,面前一杯冷茶,茶叶沉底。他接过信,展开,读得很慢,一字一句,像要把每个字都嚼碎了咽下去。

读完,他没说话,只是将信轻轻叠起,指尖压在“拜谢师门”四字上,停了许久。

然后他抬头,问:“他人呢?”

“已离居所,往山门去了。”

掌门缓缓站起身,袍角拂过石桌边缘。他没有唤人集结,也没有下令追回,只低声说了一句:“他不是不懂规矩的人,他是把情义看得比规矩更重。”

他说完,转身回房,从柜中取出一枚令牌,正面刻“玄天”二字,背面是玄剑门山形图腾。他摩挲片刻,交给身旁心腹弟子。

“沿途驿站,凡见持双剑少年西行者,供食宿,护行程,不得延误。但不必提是我下令。”

弟子接过令牌,欲言又止。

掌门摆手:“让他走自己的路。有些人注定不能留在门中,他们要走的,是比山门更高的地方。”

弟子领命退下。

掌门独自站在院中,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。风吹动檐铃,一声轻响,惊起檐下一只宿鸟。

与此同时,陈浔已走到山门前。

石阶共三十六级,他站在最高一级,脚下是盘山小道,蜿蜒入雾。远处钟声悠悠,似送别,似提醒。他没有穿掌门赐下的紫纹剑袍,仍是那身靛蓝粗布短打,腰间束着牛皮革带,青冥剑与静影剑并列背后,剑柄微微露出一截。

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——掌心有茧,指节有力,曾握过剑,也扶过她的肩。这双手不属于任何宗门,只属于江湖。

他忽然回头。

不是因为犹豫,也不是留恋。而是想确认:这座山门,这片土地,是否真的存在过那样一场血战,那样一段情谊,那样一位蒙眼女子曾在月下教他练剑。

答案在风里。

松林沙沙作响,像是回应。

他点头,像是对自己说:都记得。

然后转身,踏下第一级台阶。

脚步落下,踏实,无声。

第二步,第三步……他走得平稳,不疾不徐。雾气渐渐裹住他的身影,衣角被露水打湿,肩头旧伤隐隐发热,却不痛,反倒像某种提醒——你还活着,你还记得。

山门甬道两侧石壁高耸,中间仅容两人并行。他走在中央,影子被晨光拉长,贴在石壁上,像一把出鞘的剑。

他知道,只要走出这条甬道,便是真正的江湖。

他也知道,有人会在暗处看着他前行,不会叫他名字,也不会为他擂鼓。但他们会让路途少些风雨。

这就够了。

他不需要荣衔,不需要传承,不需要万人敬仰。他只要找到她,在她伸手时能握住,在她迷路时能唤她名字,在她被人带走的那个雨夜之后,亲手把她带回阳光之下。

他曾为她斩断血河,破过剑阵,拒过权位。接下来的路,不过是继续往前走而已。

第四步,第五步……他的脚步始终一致,没有加快,也没有放缓。

石阶尽头,雾更浓了。前方十步便是甬道出口,再往外,便是下山路。

他忽然停下。

不是因为听见什么,也不是察觉危险。而是背后双剑同时轻震了一下,像是感应到了什么遥远的东西。

他没回头,也没去摸剑柄。只是静静地站了一瞬。

然后,抬起脚,踏向下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