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章 往事重重(二)
褚天的思绪收回,他一言不发地将妻子白骨收拢好,又以秘术种于树根之下,期冀有朝一日,再让妻子重生。
每日他便与藏在摄魂铃中的妻子魂魄交流,只是妻子的魂魄并不完整,加之岁月流逝,记忆也尽皆流逝!
他知道,阿玉已经去了,真正的消失了。他不想接受这样的现实,可是,却又不得不接受。
于是他走遍了整个神朝的名山大川,终于找到了一种奇异的材质,又炼制了近乎十年,才终于打造出了一把猩红的剑!
这就是初沉!
他将妻子仅剩的魂魄融合在内,便产生了初沉这个剑灵!
开剑那天,猩红之气滔天,直冲天宇,引来附近的大宗门前来窥伺,欲夺此剑!
那一日,剑光遮天蔽日,褚天杀死来犯之敌两百余人,其中皆是化神境以上之人,无一不是宗门长老或者宗主。
一战之后,再无敢犯来敌。
而后的数百年时光,他从雾雨深山之中取来了妖灵神泉,日子浇灌妻子的白骨,也顺带着将原本通灵的巨木提升灵智。
就在巨木将要化形破境之日,人妖神三族大战。几乎所有的大能都汇聚到了这雾雨山脉之中。
那一日,神灵陨落,妖祖葬身,人杰下黄泉。
而巨木,也被拦腰斩断。
褚天又将一颗神藤之种植于巨木之中,也就造就了如今古藤的模样。
待到安顿好这些,又将初沉埋于树根之中,并且刻画下了他与妻子阿玉的故事,并且告诉古藤,万年之后,自当会有有缘人来取之。
随后,褚天便杀上深渊,从此再也不见踪影!
那一场大战极其惨烈,才有了后来的万宝坟,神像山谷,以至于后来打扫战场的大能们都不禁心肝俱裂,那恐怖的威势让境界修为稍微低一点的修士都不敢靠近。
再后来,人族和妖族共同将此地封印,每百年开启一次,并且将此地分为了筑基和金丹两处境界的秘境。
听完古藤的一番话,李秋心中谜团就此解开。只是,这故事中的前辈,又是否如今还存在呢?按说,万年的时光,人族的修士即便境界修为再高,也是很难有那么漫长的寿命的。
只是如今听完故事,李秋看初沉的心情就有点不一样了。
她究竟是前辈的阿玉,还是如今的小女童初沉呢?二者,究竟还有没有联系?而那飞天而去的白玉龙参,又是谁呢?
“古藤前辈,那白玉龙参?”
李秋还是忍不住,问出来自己心中的疑惑。
“白玉龙参就是女主人阿玉的尸骨,只是如今,万年时光,她早已经变成了另外的存在了。”古藤叹息道:“不知道男主人若是还在,看到此番情景,究竟是喜是悲呢?”
古藤说着说着,声音也变得微弱了起来。
他的条细藤,不知从何处卷起一颗古朴的铜铃,交予李秋手中。
“此铃名叫摄魂。”古藤的声音有些虚弱,“这可是至宝,能够存人魂魄,若是遇上变故,短时间内魂魄聚于其中,还有生还的机会。”
李秋接过铃铛,当即朝着古藤跪下:“前辈这般厚爱,小子有些受不起。”
“别着急感谢我。”一条藤蔓将李秋扶起,“我如此这般,自然是有事相求。”
“前辈何事?只要是我李秋能够办到的,我一定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。”李秋正色道。
“年轻人,倒也不用你赴汤蹈火。”古藤缓了口气,慢悠悠说道:“这小初沉,就托付于你了。”
“树爷爷,我不要离开你。”
初沉听见古藤要将自己托付于李秋,心中激动,一时反驳道。
“傻孩子,你跟着老朽在此腐烂吗?”古藤笑着说道:“你可是神兵,又怎么能就此埋没于尘埃之中。已经万年了,这、秘境也要毁灭了,再不跟着外来人出去,那就只有永世消失在这个世界了。”
“什么?秘境要消失了。”李秋震惊道“这秘境怎么可能消失呢?”
“秘境不过是一群大能所封印的飞地罢了,什么东西没有时间限制呢?”古藤笑呵呵道:“岁月催人老,禁制也是会消失的。一旦禁制消失,此地便会崩溃,而那些埋葬于坟谷的神兵要么早日遇到明主,要么就腐烂消失于这里。”
怎么会这样?
如果秘境都消失了,那么,这一次岂不是最后的机会了?
月归此刻在怀中,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震惊万分,毕竟,自己还没找到神泉呢!
“不过此次,秘境的时间恐怕会比往次延长不少,李公子大可前去寻找灵气浓郁之地,在这加紧突破。”古藤建议道:“此方西去千里,有一神泉,那便是当初男主人用来提升我灵智之物,极有神效。”
随后,古藤又叹了口气,似乎在想着一个什么艰难的决定似的。
忽然,只见在树根之处亮起了一点点淡青色的光芒,随后,一颗青色的珠子朝着李秋缓缓飞来。
李秋只是看了一眼,立马便知道了,这是古藤的内丹,万年的内丹,也可以称之为木灵珠。
“我观公子体内已经有了三颗灵珠,想必公子这修炼之法定然是失传已久的上古修炼法门。”古藤缓缓道:“我已经命不久矣,这内丹留着也没用了,倒不如转赠于公子,日后一定要好好待初沉。”
“前辈,内丹乃是您生命所系之物,又怎么能送人呢?”李秋摆摆手,当即推辞。“至于初沉,我自当好生待她,怎么说我也学了褚天前辈几式剑招,人断不能忘恩负义。”
古藤捻须而笑,若有所思。
“李公子不必推辞,老可已经腐朽不堪,能够活上万年,早就已经活腻了。”苍老之声带着无尽的疲倦之意,“眼下公子就差一颗土灵珠了吧!就在神泉附近,有一山石所化精怪,若是公子能够将其炼化,那么这五行灵珠不就齐了?”
听见古藤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,李秋心中激动万分。
“前辈如此大恩,李秋此生难以为报!”他又跪在地上,一连磕了好几个响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