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历史军事 >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> 第408章 艰难征程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农官们纷纷点头称是,随后开始了紧张的学习。他们认真记录着张嫣讲解的每一个要点,从稻桩保留高度对休眠芽萌发的影响,到不同阶段施肥、灌溉的注意事项,再到再生稻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,都一一牢记于心。

培训结束后,农官们迅速回到各自的辖区,深入田间地头,再次向农民们耐心地讲解再生稻技术。他们不仅详细说明了留稻桩的科学依据,还列举了实验田的成功案例,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成果,向农民们展示再生稻的增产潜力。

“乡亲们,你们看,这实验田按照要求留稻桩种植再生稻,产量比以往只种一季稻提高了不少呢!这多出来的粮食,能让咱们每家每户的日子都过得更宽裕。而且,咱们留稻桩虽然收割时稍微麻烦点,但后续管理得当,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额外的精力。”一位农官站在田埂上,大声地向围在四周的农民们说道。

然而,即便农官们苦口婆心,仍有一些农民不为所动。于是,张嫣决定开始实施强制手段。当发现有农民依旧我行我素,从根部割掉稻子时,官府迅速介入,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打三十大板的惩罚。一时间,整个乡村都传遍了这个消息,农民们既震惊又害怕。

有一位年轻的农民,原本也对留稻桩种植再生稻心存疑虑,看到有人因不听从安排而受罚,心中不禁打起鼓来。他私下里对家人说道:“这张嫣娘娘动真格的了,看来这再生稻技术说不定真有门道,不然也不会下这么大力气推广。咱要不也试试?”家人听了,也觉得有理,便决定按照要求留稻桩种植再生稻。

随着强制手段的实施,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起来,不敢再随意违背规定。但张嫣并没有满足于此。她深知,单纯的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需要让农民们切实看到再生稻技术带来的好处,才能真正让这项技术落地生根。

于是,张嫣又组织了一系列的示范活动。她挑选了一些积极配合的农户,在他们的农田里进行再生稻种植示范。在种植过程中,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全程指导,从稻桩的保留、施肥、灌溉到病虫害防治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。

在示范田边,围满了前来观摩的农民。技术人员一边操作,一边详细讲解:“大家看,这稻桩留两尺左右,既能保证休眠芽有足够的养分供应,又便于后续的田间管理。施肥的时候,头季稻收割后要及时施一次氮肥,促进休眠芽的萌发。”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提出问题,技术人员都一一耐心解答。

随着示范田的再生稻逐渐生长,农民们亲眼看到了留稻桩的稻子从萌发新芽,到茁壮成长,再到抽出饱满稻穗的全过程。与旁边按照传统方式种植的稻田相比,示范田的再生稻无论是稻株的健壮程度,还是稻穗的大小和饱满度,都明显更胜一筹。农民们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,心中的疑虑也逐渐消散。

到了收获的季节,示范田的再生稻迎来了丰收。看着那沉甸甸的稻穗,农民们都惊叹不已。经过称重,示范田的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有了显着提高。这下,农民们彻底信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