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领队阴沉着脸走开了,脚步重重地踏在地上,明显带着不满。

张厂长见状,赶紧跟上去劝了几句,等领队走远后,他又回来拍了拍裴瑜的肩膀,语气温和地打圆场:

“裴瑜啊,你别太往心里去。领队这人吧,思想比较老派,做事一板一眼的。这次出国考察,他压力大,总怕出什么岔子,所以有时候反应过度了点。”

裴瑜没吭声,只是点了点头。但她心里实在想不通,这个领队的逻辑简直莫名其妙。

她记得很清楚,刚下飞机那天,领队非要让厂长们排着队、踏着正步走出机场,搞得像军训一样。结果周围的外国旅客纷纷侧目,有的甚至掩嘴偷笑。领队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,但看到外国人的眼光都在自己身上,脸上还挺得意的,颇有引以为荣的意思。

可现在呢?裴瑜不过是和外国人正常交流,并且凭借投资能力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和赞赏,领队反倒不高兴了,板着脸训斥她“不注意形象”、“给国家抹黑”。

这算什么道理?合着在他眼里,整齐划一地走正步就是为国争光,而靠真本事赢得尊重反倒成了丢脸?

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,这个领队的脑回路是什么样的。裴瑜摇了摇头,懒得再琢磨。

裴瑜对搞清楚这个领队的脑回路完全不感兴趣,反正她又不是考察团的正式成员,并不需要服从领队的管理,只是顺便和这群人搭乘同一架飞机而已。

回程的飞机上,领队全程黑着脸,时不时瞪她一眼,裴瑜则全程无视了领队的黑脸。

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,机舱外是望不到边的白色云海。裴瑜靠在飞机座位上闭目养神,没有和领队多解释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。

张厂长坐在旁边,欲言又止地看了裴瑜好几次,看到裴瑜闭着眼睛,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。

傍晚的时候,飞机轮子碰到跑道,颠了一下。裴瑜睁开眼,透过小窗看见舷窗外面的灯一盏一盏亮了起来。燕京国际机场到了。

“各位旅客,飞机已经安全降落在燕京国际机场,现在当地时间是下午六点二十分,机外温度十二摄氏度,请不要急于起立,待飞机完全停稳后再解开安全带。感谢您乘坐华国民航班机,祝您在燕京工作愉快,生活愉快......”

飞机刚刚停稳,机舱里就响起了空乘人员甜美的广播声。过了一会儿,机舱里热闹起来。座位上的乘客们开始动了,纷纷解开安全带站起身。头顶的行李舱门“砰砰”地接连打开,大家排着队从里面往外拿行李。

裴瑜从一堆行李中准确地拽出了自己的行李箱,也没和领队打招呼,只是简单地和张厂长告别之后,她便自顾自地离开了机场。

推开航站楼的玻璃门,外面的空气里有股煤烟味儿。还是熟悉的燕京味道。一阵冷风吹过,她把大衣的领子竖了起来,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,对司机说了句“师傅您好,去北大”后,便靠在座椅上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发呆。

回到北大的宿舍楼里,裴瑜推开宿舍门,里面五个室友都在。

“哎呀,裴瑜回来了!我们等你好久了!”和嘉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下来。

“快说说,东京怎么样啊?听说银座那边的商场,光是橱窗就够看一整天是不是?”许丽华也围过来。

“累死我了,这一路坐得我腰酸背疼的。”裴瑜把沉甸甸的行李箱往地上一放,揉了揉发酸的肩膀,活动了一下脖子,“我给你们带了点小礼物。”

说着,她蹲下身打开行李箱,掏出几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。

“哇——”宿舍里顿时响起一片惊呼。

“光是这包装盒就够讲究的。”何巧珍接过一个印着樱花纹样的盒子,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细腻的纹理,翻来覆去地端详着。

裴瑜笑着把礼物一件件分给大家:“这个是资生堂的粉饼和口红,还有这些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发卡、御木本的珍珠项链......”

“这红色真好看,”乔慧怡接过一支包装精美的口红,小心翼翼地旋开盖子,在手背上试了试色,“裴瑜,你这次去日本是不是见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呀?”

“嗯,有意思的事情不少。”裴瑜点点头,一边整理着行李一边说,“东京那边确实挺发达的,到处都是高楼大厦,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的,不过价格也贵了不少。今天实在累得够呛,长途飞机坐得我头昏脑涨的,改天再跟你们好好讲讲见闻。”

说完,裴瑜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学校的澡堂里冲了个热水澡,然后换上睡衣,早早地钻进了被窝。时差带来的困意让她几乎一沾枕头就睡着了。

第二天早上,裴瑜端着餐盘,在北大食堂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,咬下一口金黄酥脆的油条,热腾腾的豆浆香气扑面而来,还是熟悉的味道。

“哎!裴瑜回来啦!”隔壁桌的同学眼尖地发现了她,不一会儿,她身边就围满了好奇的同学。

“听说你这趟去日本交流了?那边怎么样?”

“还行,说实话,还是咱们食堂这现炸的油条配热豆浆最对胃口。日本那边的早餐我可吃不惯。”裴瑜一边喝着豆浆一边回答。

吃完饭,裴瑜匆匆和同学们道别,径直往经济学院的方向走去。穿过教学楼长廊,她在厉以宁教授的办公室前停下脚步,轻轻敲了敲门。

“进来!”里面传来厉教授的声音。推开门,只见厉教授正伏案疾书,抬头看见是裴瑜,脸上立刻绽开笑容,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,“裴瑜回来了,来来来,快坐。怎么样,这趟去日本可有什么新收获?”

“厉老师,这次收获不小。”裴瑜在椅子上坐下,整理了一下思路,“我在一桥大学的图书馆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论文,参加了国际经济会议,在会议上也认识了几位重量级学者。我还在东京认识了美利坚石油企业的一个高管,通过他接触到了原油期货……”

厉教授听得频频点头,却见裴瑜突然话锋一转:“不过厉老师,我有件事想请教您......”

“什么事?你说。”

“就是关于纳税的。我在日本那边……”

接下来的几分钟里,裴瑜把自己在日本的投资经历详细地讲了一遍:如何用区区5万日元的本金,在纽约期货市场抓住一波行情,在短短一天内将资金滚雪球般做到了380万日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