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其他类型 > 逸霄 > 第540集:订婚仪式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连理糖龙贺良辰

双生谷的秋意总比别处浓些,漫山枫红顺着谷间溪流铺展,恰好绕着糖龙展馆画了道暖红的圈。展馆前的青石板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,两侧挂着的红灯笼上,都贴着温如霜亲手剪的糖龙纹样——龙身缠绕,尾缀祥云,正是她与风痕敲定的“连理”雏形。

“阿霜,你再看看这组灯串,角度是不是还得调调?”风痕的声音从展馆二楼传来,带着点调试设备时特有的专注。他穿着件深蓝色工装服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腕上那块跟着他跑过无数次田野的旧手表,手里还攥着个迷你3d打印糖龙模型——那是他们上个月试错了十七次才成的样品,龙角沾着点未打磨干净的糖霜,倒添了几分憨态。

温如霜仰头望去,阳光透过展馆的雕花窗棂,在风痕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她手里捧着本泛黄的民俗手稿,页脚处是外婆上周赠予他们的民国糖龙模具拓片,拓片旁写着一行小字:“匠心连情,技艺传家”。“不用调啦,”她笑着挥挥手,声音被风揉得软和,“昨天试灯的时候,阿松师傅都说,这光打在龙纹上,像老辈人说的‘龙吐珠’呢。”

正说着,展馆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。阿松师傅拄着拐杖,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蓝布围裙的年轻徒弟,每人手里都提着个竹篮——篮里是刚熬好的麦芽糖,还冒着热气。“小霜,小风,你们俩别总站着说话,快来尝尝我新熬的糖!”阿松师傅嗓门洪亮,走到近前才发现,他拐杖顶端竟也缠着圈红绳,绳上挂着个指尖大的糖龙挂坠,“这是我连夜捏的,给你们当添喜的小玩意儿。”

温如霜连忙上前接过竹篮,指尖触到篮壁的温度,心里也暖烘烘的。她知道,阿松师傅曾是最反对用科技“碰”糖龙的老匠人,去年风痕用数字模型还原出他失传多年的“九转糖龙”技法时,这位一辈子硬气的老人,在工坊里红了眼眶。如今他不仅主动来帮忙,还特意准备了贺礼,倒让温如霜想起初次见面时,两人在展馆里为“科技与传统的边界”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。

“阿松师傅,您这糖熬得比上次更润了,”风痕凑过来尝了一小块,眼睛亮了亮,“是不是调整了火候?我上次记录的数据里,您熬糖到118度时,糖的黏度刚好——”

“你这小子,满脑子都是数据!”阿松师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不过这次还真被你说中了,我照着你给的参考值,多焖了两分钟,果然更顺口。”他转头看向温如霜,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,“小霜,你们俩能把糖龙的根留住,还能让年轻人喜欢,是真本事。我这老骨头,以后也跟着你们学些新东西,不拖后腿。”

说话间,展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。温如霜之前带过的民俗学学生,举着写有“糖龙传情,非遗永续”的横幅走了进来;风痕开设的数字糖艺工作坊学员,捧着自己打印的迷你糖龙模型,围在展馆中央的展台旁叽叽喳喳;还有从偏远山村赶来的村民——去年风痕和温如霜在那里发现了“婚嫁糖龙”习俗,这次他们特意带着自家做的喜字糖龙,说要给新人添喜。

“时间差不多了,该把‘连理糖龙’请出来了。”温如霜看了眼手表,对风痕轻声说。两人穿过人群,走到展馆最深处的密室前——那里放着他们耗时三个月共同设计的“连理糖龙”,也是这场订婚仪式的核心。

风痕输入密码,密室的门缓缓打开。柔和的暖光下,两条缠绕在一起的糖龙静静卧在玻璃展柜里:龙身是用改良后的低糖配方制作,泛着温润的琥珀色;龙角采用食品级纳米涂层,既防潮又透亮;最特别的是龙尾处,两条龙的尾巴交织成一个“囍”字,龙鳞上还刻着细小的纹样——左边是温如霜整理的古籍里记载的“祈雨纹”,右边是风痕用算法优化的“数字云纹”。

“这就是‘连理糖龙’吧?比照片上还好看!”学生们围了过来,忍不住发出惊叹。阿松师傅凑到展柜前,仔细看着龙鳞上的纹样,轻轻叹了口气:“没想到啊,老祖宗的纹路,还能和数字图案凑这么齐整,就像你们俩一样,看着不一样,却能走到一块儿。”

温如霜听着这话,心里泛起一阵酸涩又温暖的情绪。她想起去年在山村遇到塌方时,风痕背着她蹚过泥泞的山路;想起为了修复民国糖龙残件,两人在展馆里熬了无数个通宵;想起申报国家级非遗时,风痕为了制作动态数据图表,眼睛熬得通红……那些日子里,他们从最初的争论到后来的默契,从并肩作战的伙伴到心意相通的恋人,每一步都和糖龙紧紧绑在一起。

“各位来宾,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和风痕的订婚仪式。”温如霜接过话筒,声音有些哽咽,却格外清晰,“我研究民俗这么多年,一直觉得非遗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能走进生活的温度。风痕教会我,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能让传统‘活’起来的翅膀。今天我们在这里,不仅是为了我们的爱情,更是为了糖龙的未来——希望以后,能有更多人爱上糖龙,传承糖龙,让这门技艺,像我们眼前的‘连理糖龙’一样,生生不息。”

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风痕走到温如霜身边,轻轻握住她的手。他的手心带着点常年摆弄机器的薄茧,却格外温暖。“我以前总觉得,数字和模型是最精准的,”风痕看着温如霜的眼睛,声音低沉而温柔,“直到遇到阿霜,我才明白,有些东西比数据更重要——是老匠人手里的温度,是古籍里藏着的故事,是我们对糖龙的热爱。以后,我会和阿霜一起,把这份热爱传下去,让更多人知道,糖龙不仅是一门技艺,更是一种文化,一种情怀。”

话音刚落,展馆的灯光突然暗了下来。风痕按下遥控器,展馆顶部的全息投影设备缓缓启动,无数光点在空中汇聚,变成两条虚拟的糖龙,围绕着展柜里的“连理糖龙”飞舞。虚拟糖龙飞过之处,还浮现出一幅幅画面:阿松师傅教徒弟熬糖的场景,学生们在工作坊里制作糖龙的笑脸,山村里村民们举着喜字糖龙的欢呼……

“这是我用之前采集的素材做的全息影像,”风痕凑到温如霜耳边,轻声说,“想让大家看看,我们的糖龙,有多热闹。”

温如霜看着眼前的景象,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。她转头看向风痕,刚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。在无数人的祝福声中,在两条虚实交织的糖龙环绕下,她忽然明白,最好的爱情,是和爱人一起,守护一份值得坚守的事业;最好的传承,是让传统与创新并肩,让文化与情感共生。

人群中,阿松师傅擦了擦眼角,笑着对身边的徒弟说:“看到没,这就是糖龙的福气。以后啊,咱们的糖龙,不仅有根,还有翅膀。”

展馆外,秋风卷起几片枫叶,落在“糖龙展馆”的牌匾上。牌匾旁,新挂的红绸上写着一行字:“连理结同心,糖龙传万代”。阳光穿过枫叶,在红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像一场温柔的约定,也像一个崭新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