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科幻小说 > 幽谷怨灵 > 第1261章 桥栏上的歌谣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用蓝线穿着,挂在石桥的栏杆上,风过时,米糕碰撞的声音沙沙响,像无数个孩子在低声唱歌。听障学徒站在桥中央,对着长链比划手语,阳光穿过米糕的星芒洞,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光斑,像无数只温柔的眼睛在看他。

福利院的男孩举着帕子跑来,帕子的小洞刚好罩住颗光斑,“周奶奶在跟你打招呼呢!”他指着听障学徒的脸,光斑正在慢慢聚成个笑脸的形状,嘴角的弧度和米糕碰撞的节奏完全同步,“你看,她在跟着唱歌!”男孩拽着蓝线轻轻晃,长链发出的沙沙声忽然变得清晰,像有人在说“你好呀”。

视频里的小姑娘带着女儿来石桥玩,小女孩刚学会说话,指着长链咿咿呀呀:“星星在跳!”她挣脱妈妈的手,摇摇晃晃扑向栏杆,蓝布背带裤的裤脚扫过米糕,蹭下些桂花糖屑,引得蚂蚁排着队来搬,“给它们也尝尝甜。”小姑娘蹲在地上看蚂蚁,阳光穿过她发间的咖啡豆串,在糖屑上投下小小的影子,像给甜盖了个章。

处暑那天,越南阿姨的孙子来了。男孩背着蓝布包,里面装着串用咖啡木做的星芒,每个角都穿着颗咖啡豆,“我祖母说,要给青溪镇的歌加个低音部。”他把咖啡星芒系在米糕长链上,风过时,咖啡豆和米糕碰撞的声音咚咚响,像给歌谣加了面小鼓,“现在周奶奶的歌,有伴奏了。”

听障学徒拉着男孩的手,往蓝靛田跑。田边的杂交草已经长得半人高,紫蓝色的花在风里轻轻晃,花瓣的纹路里,竟能看出星芒的形状。“他说这是‘草在学唱歌’。”阿果翻译道,男孩忽然指着花丛,有只蓝蝴蝶正停在花上,翅膀的震动频率,和米糕长链的沙沙声完全一致,“蝴蝶也在跟着打拍子。”

白露那天,修族谱的老先生带来了个发现。他在清代的《青溪镇风物志》里,找到段关于“星芒链”的记载:“秋分日,以米糕串悬于桥,风过则鸣,谓‘通神之音’,可传千里之念。”文字旁的插图,和现在石桥上的米糕长链一模一样,连蓝线的缠绕方式都分毫不差,“原来三百年前,我们就在用甜传信了。”

林砚把这段记载抄在蓝布上,挂在米糕长链旁。风过时,蓝布和米糕一起晃动,文字的影子投在桥面上,和石缝里的草叶形成奇妙的呼应,像把古人的话,刻进了现在的时光里。“你看,”林砚对孩子们说,“周奶奶的歌,我们的祖先也听过。”

秋分的晒布节,各地的朋友都寄来了“声音礼物”:法国汉学家的孙女寄来串铃铛,铃舌是蓝布做的;内蒙古的牧民寄来串羊毛球,风过时会发出呼呼声;新疆的笔友寄来串薰衣草干花,香气随着晃动忽浓忽淡,像首会变味的歌。听障学徒把这些礼物都系在长链上,石桥瞬间变成了座巨大的乐器,风一吹,就响起全世界的声音。

“它在唱《蓝靛谣》的新编版!”福利院的男孩指着长链喊,他的帕子被风吹得展开,洞上的阳光漏下来,在桥面上投下颗会动的星,“你看,星星也在跟着跳!”视频里的小姑娘带着女儿在屏幕那头合唱,两地的声音穿过电波交织在一起,米糕长链的晃动忽然变得剧烈,像在跟着节奏起舞。

寒露那天,下起了蒙蒙细雨。米糕长链被打湿,蓝线变得沉甸甸的,碰撞的声音也变得闷闷的,像有人在低声说话。孩子们在染坊里做新的迷你米糕,要给长链添些“新成员”。“要让它知道,我们还在呢。”男孩往面团里加了些薰衣草蜜,甜香混着蓝靛的清,像把雨天的闷,都揉进了甜里。

林砚望着雨里的石桥,米糕长链在风里轻轻晃,水珠顺着星芒洞往下淌,在桥面上汇成小小的水流,流进蓝靛田,滋养着那里的草和花。她忽然明白,这些沙沙声、咚咚声、呼呼声,从来不是简单的响动,而是无数个“我在”的回音——周静姝的在,古人的在,现在的在,未来的在,都顺着风,顺着水,顺着甜,往更远的地方去,变成草,变成花,变成每个路过的人心里的暖。

就像此刻,米糕长链还在石桥上唱着歌,咖啡星芒还在打着鼓,蓝蝴蝶还在跟着打拍子,而那座石桥,像个巨大的共鸣箱,把所有的声音、所有的甜、所有的念想,都收集起来,变成永恒的歌谣,永远在说:“别慌,我们都在,且会一直都在,在风里,在雨里,在每块带着蓝的甜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