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科幻小说 > 幽谷怨灵 > 第1930章 《白露藏的岁月痕》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1930章 《白露藏的岁月痕》

白露的晨雾漫过银杏巷,青石板上凝着细密的水珠。陈爷爷蹲在院子里翻晒秋收的银杏果,竹匾里的果子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。沈曼坐在廊下的藤椅上,手里穿引着丝线,正给旧毛衣缝补袖口,毛线的颜色与陈爷爷身上那件如出一辙。“1986年的白露也这么有雾,”她数着针脚的密度,“当年在农场缝毛衣,总想着你会不会嫌领口紧,要不要放宽些。”

陈爷爷直起身,衣摆沾着几片银杏叶。他从衣柜深处翻出个木盒,里面是几件叠得整齐的旧毛衣,最上面那件的袖口打着精致的补丁。“这几件改了五次领口,”他拿起最旧的那件深灰毛衣,毛线的纹理已经磨得模糊,“每次改都想着,等你回来,冬天就不冷了。”沈曼忽然从藤篮里拿出件同款毛衣,补丁的位置和针法与木盒里的那件完美重合:“我也改了几件,去年翻出来的,原来我们又想到了一处。”

陈念在整理社区的“旧物档案”时,发现本1998年的《衣物修改记录》。在“陈念安”的名字旁,有人用红笔标注着“毛衣领口放宽两寸,沈老师脖子长”。翻过几页,在沈曼的记录里看到:“今日收毛衣,见袖口已补好,知是他。”她想起爷爷的日记里,1998年白露那页画着毛衣领口的简笔画,旁边写着:“她穿高领显脸小,多留些余地。”

林深看着这两份记录,忽然想起母亲的衣柜里,总有几件没穿过的毛衣,每年白露都拿出来晾晒。她的日记里,1999年那页写着:“今日缝毛衣,念安肩宽,袖口得加粗些,不知他穿得合身吗?”原来有些惦念,不必言说,就能顺着针脚的轨迹,缝进彼此的岁月里。

秋分那天,他们带着这些毛衣,去社区的“旧衣改造坊”当指导。陈爷爷教大家改领口,沈曼则演示补丁的花样。穿线的时候,陈爷爷特意选了深灰色的线:“你当年总说要同色线才好看。”沈曼笑着往他的线轴里加了卷米色线:“你穿深色显老,加点浅色提亮。”旁边的老人们看着他们穿针的模样,像看一对年轻夫妻在编织时光。

林深站在旁边,看着两位老人缝补的身影,忽然明白“时光”二字的纹理。母亲那些年反复晾晒的毛衣,藏着的不是固执,而是对重逢的笃定。就像这补丁上的线,混着毛线的暖,织着半世纪的等待。

寒露那天,他们去了当年的知青点旧址。如今的土坯房改成了纪念馆,沈曼指着墙角的缝纫机说:“我当年就在这台机子上缝毛衣,给他寄的那件,领口特意放宽了。”陈爷爷走到缝纫机旁,从抽屉里翻出个布包,里面是半截毛线,颜色与沈曼手里的毛衣完全一致。“你看,”他举起毛线给沈曼看,“当年收到毛衣,拆了线头留着,想着总有一天能配上。”

回家的路上,夕阳把银杏叶染成金红。沈曼忽然从布包里拿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新纺的毛线,用红绳捆着。“给你的,”她把毛线塞进陈爷爷的口袋,“今年的新毛线,软和,适合织围巾。”陈爷爷也从怀里摸出个纸包,里面是几枚老式纽扣,形状是片小小的银杏叶:“我也给你备了,缝毛衣能用。”

霜降那天的傍晚,他们在院子里收银杏果。陈爷爷踩着梯子摘高处的果子,沈曼在下面用竹篮接着,偶尔提醒“慢些”。收完最后一篮,陈爷爷给沈曼递了块毛巾擦手,沈曼则给他拍掉背上的落叶,动作自然得像做了无数次。有个路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