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科幻小说 > 幽谷怨灵 > 第1929章 《谷雨种的牵挂芽》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1929章 《谷雨种的牵挂芽》

谷雨的雨丝斜斜织着,银杏巷的泥土被润得酥软。陈爷爷蹲在院子里分秧苗,翠绿的辣椒苗和番茄苗在竹篮里排得整齐。沈曼坐在廊下的竹椅上,手里穿引着红绳,正给新摘的茶叶编茶包,茶包的形状是片小小的银杏叶。“1984年的谷雨也这么下雨,”她数着茶包的数量,“当年在农场采茶,总想着你会不会嫌茶涩,要不要多加些红糖。”

陈爷爷直起身,裤脚沾着湿润的泥点。他从储藏室搬出个陶罐,里面是去年炒的新茶,罐口的棉纸被茶香浸得发黄。“知道你爱喝明前茶,”他捏起一撮茶叶放进盖碗,碧绿色的叶片在水中舒展,“每年谷雨都炒,想着等你回来,刚好能尝鲜。”沈曼忽然从厨房柜子里拿出个同款陶罐,茶叶的香气混着雨气漫出来:“我也炒了些,藏在米缸里防潮,原来我们又想到了一处。”

陈念在整理社区的“农耕档案”时,发现本1993年的《作物种植表》。在“陈念安”的名字旁,有人用蓝笔标注着“东侧种辣椒,沈老师爱吃”,西侧则写着“种番茄,念安爱生吃”。翻过几页,在沈曼的种植记录里看到:“今日分秧,见东侧已留好空地,知是他。”她想起爷爷的日记里,1993年谷雨那页画着辣椒苗的简笔画,旁边写着:“她吃辣怕伤胃,多施些有机肥。”

林深看着这两份种植表,忽然想起母亲的菜园里,东侧总种着辣椒,西侧永远留着番茄的位置。每年谷雨,她侍弄秧苗时总会念叨“老陈吃番茄不爱去皮”,当时只当是说父亲,此刻才懂那藏在泥土里的牵挂。他翻出母亲1994年的日记,其中一页贴着张秧苗标签,辣椒苗的标签上写着“少辣”,番茄苗的写着“沙瓤”。

立夏那天,他们带着这两份种植表,去社区菜园参加“春耕互助”。陈爷爷栽辣椒苗,沈曼种番茄,默契得像合作了几十年。栽到第三排时,陈爷爷特意把辣椒苗往阴凉处挪了挪:“你当年总说辣椒怕暴晒。”沈曼笑着给番茄苗多培了些土:“你爱吃番茄蒂,根得扎稳些。”旁边的张奶奶拄着拐杖笑:“你们俩啊,种个菜都替对方操心,跟年轻时候一个样。”

林深站在菜园边,看着两位老人弯腰栽苗的身影,忽然明白“日子”二字的分量。母亲那些年反复调整的菜畦、记录的农时,藏着的不是固执,而是对共生的期盼。就像这泥土里的秧苗,带着彼此的牵挂,要在同一片阳光下扎根。

小满那天,社区举办“新茶品鉴会”。陈爷爷的炒茶手艺和沈曼的茶包成了焦点,透明的玻璃杯里,银杏叶形状的茶包随着茶汤旋转,像片游动的叶子。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捧着茶杯说:“这茶里有故事的味道。”沈曼笑着给他添茶:“是谷雨的雨、立夏的风,还有等了半辈子的牵挂。”

陈爷爷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,里面是枚新做的银杏叶胸针,背面刻着“芽”字。“给你的,”他把胸针别在沈曼的衣襟上,“以前的那枚旧了,该换个带春天气息的。”沈曼也从竹篮里拿出个布包,里面是双棉布手套,掌心绣着片银杏叶:“我也给你备了,栽苗时戴,免得伤手。”

芒种前后的清晨,他们去菜园浇水。辣椒苗已经抽出花苞,番茄藤上挂着青涩的果子,沈曼指着棵长得最旺的辣椒说:“这棵像1986年我种的那棵,结的果子特别多。”陈爷爷蹲下去给番茄掐尖,忽然说:“1987年我种的番茄,熟了第一颗就想给你寄,又怕路上坏了。”露水从叶子上滴落,打在他们的手背上,凉丝丝的,却带着泥土的暖。

林深跟在后面,看着两位老人侍弄菜苗的模样,忽然想起母亲的菜篮里,总放着个小喷壶,每天清晨都要给菜苗喷水。她的日记里,2000年芒种那页写着:“今日掐尖,想着他种的番茄该搭架了,不知他够得着吗?”原来有些惦念,会顺着藤蔓的方向,爬向彼此的生活。

陈念在爷爷的画架上发现幅新画。画的是雨后的菜园,两位老人蹲在地里栽苗,水珠挂在叶尖,阳光穿过云层照在他们的白发上,像撒了层碎银。画的右下角写着:“谷雨种的牵挂,总要等盛夏才结果。”她把画挂在客厅的墙上,和那张菜园合影并排,像给这平淡的日子,又添了笔温柔的注脚。

傍晚做饭时,沈曼摘了把新鲜的辣椒,陈爷爷则摘了颗半熟的番茄。厨房飘着辣椒炒肉和番茄蛋汤的香气,搪瓷碗碰撞的轻响里,藏着说不尽的岁月悠长。林深看着这一幕,忽然懂了,最好的相守,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承诺,而是能一起在谷雨栽苗、芒种掐尖,把剩下的每个夏天,都过成彼此掌心的暖。

暮色漫上来时,菜园里的秧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,新炒的茶香漫过院墙。沈曼靠在陈爷爷的肩头,听着虫鸣和风声,像听见了光阴在轻轻唱,唱着那些错过的春天,和此刻终于相守的圆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