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读趣网 > 其他类型 > 六月底【校园】 > 第154章 假期余额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栖云寺的香火气仿佛还沾在发梢没散尽,寒假最后的尾巴就被南城湿冷的北风嗖地卷走了大半。

日历刚翻过二月初,梧桐巷口老槐树的枝桠还光秃秃地戳着灰白的天,高三生们却已被无形的鞭子抽着,一头扎进开学前最后几天的冲刺漩涡里。

图书馆的自习区成了他们的新据点。

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铅灰色的天空,室内暖气开得不足,坐久了脚底就往上渗凉气。

长条木桌铺开一片低气压的战场,摊开的五三、天利三十八套、各种真题卷子像迷彩伪装布,盖住了底下年轻躁动的心跳。

“顾言,救命!”周嘉阳抓耳挠腮,把一本摊开的化学《必刷题》推到隔壁,手指点着一道有机推断,“这玩意儿跟俄罗斯套娃似的,拆了一层又一层,最后它问这玩意儿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?我连它爹妈是谁都快不认得了!”

顾言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平静无波,扫了一眼题干,又看了看周嘉阳那几乎要挠破的草稿纸。

“第一步,碱性条件水解,断的是酯键。”他声音不高,笔尖在周嘉阳的草稿纸上轻轻一点,划出一条清晰的虚线,“产物里应该有羧酸盐和醇。醇的结构看这里……”

他指尖移到分子式的一个分支,“带羟基,再看下一步的条件……”

江见夏咬着笔杆,正跟一道解析几何鏖战,辅助线添了又擦,坐标轴都快被她戳破了。

余光里,旁边的林予冬倒是气定神闲,修长的手指转着笔,面前摊开的是一本厚厚的《更高更妙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》,正翻到数列与不等式综合应用篇。

他微微蹙着眉,侧脸线条在图书馆顶灯下显得格外清晰,长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,专注得仿佛周遭的抓狂都与他无关。

她心里那点被数学折磨出的烦躁小火苗,莫名其妙就被他这副学神附体的样子给浇熄了大半,甚至有点想笑。

这家伙,她故意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他一下。

林予冬笔尖一顿,从书页里抬起头,眼神带着询问飘过来。

江见夏努努嘴,示意他看自己卷子上那个面目全非的几何图形,压低声音,带着点撒娇似的抱怨:“林老师,给点思路?卡死在这儿了。”

林予冬扫了一眼她的图,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,顺手从自己草稿本上撕下一角空白,唰唰几笔,一个简洁得多的辅助线添法跃然纸上,推到她面前。

“试试从这个顶点往这条边做垂线,构造相似。”他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点惯有的调侃,最后那个称呼的尾音微微上扬,像羽毛扫过心尖。

江见夏脸一热,瞪他一眼,心里却服气,赶紧埋头按他的提示重新构图。

对面的程橙和许薇凑在一起,对着许薇手机里刚偷拍的周嘉阳抓耳挠腮的痛苦面具憋笑,肩膀一耸一耸。

程橙在草稿纸上写:“赌一根辣条,他下句话准是‘生无可恋.jpg’。”

许薇飞快打字回复:“加注一包薯片,赌他三分钟内开始骚扰顾言问生物。”

果然,周嘉阳哀嚎一声,脑袋“哐”一下磕在桌面上,声音闷闷地传来:“苍天啊!生物选择题为什么能出得像阅读理解!这题干里‘显着差异’它到底显着在哪儿啊?顾言!顾学霸!再捞我一把!”

顾言无奈地叹了口气,合上自己刚做完的英语卷,认命地接过那本生物习题册。

刷题的间隙也并非全无生气。

午饭时间,一群人呼啦啦涌向图书馆附近新开的小面馆。

狭小的店面热气蒸腾,人声鼎沸。

林予冬仗着身高腿长,硬是在拥挤的过道里给江见夏圈出一小块安全空间,后背替她挡着推搡的人流。

他低头问她:“雪菜肉丝面还是番茄鸡蛋?”

热气喷在她耳廓。

江见夏仰着脸,在嘈杂里大声回:“番茄鸡蛋!加个煎蛋!”

他点点头,手臂越过她头顶,利落地把两人的单子报给忙得脚不沾地的老板娘,顺手把她被挤歪的羽绒服帽子扶正。

程橙在后面看得直咂嘴,用手肘撞许薇,眼神示意:瞧见没?这无形的狗粮!

许薇默默举起手机,镜头精准地捕捉下林予冬侧头垂眸看江见夏时,眼底那点藏不住的笑意,以及江见夏仰着脸,眼睛亮晶晶只看着他一人的瞬间。

咔嚓,高三苦海里一点甜,被悄悄存档。

对抗南城阴冷冬日和题海重压的武器,除了碳水,还有运动。

周末下午,市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成了他们释放能量的出口。

林予冬和顾言搭档,对阵周嘉阳和临时被抓来凑数的程橙。

林予冬打球跟他解题一个风格,脑子快,预判准,步伐灵活得像装了弹簧,总能在看似不可能的角落把球救起来,角度还刁钻得很。

一个漂亮的网前轻吊得分,他习惯性地扬了扬下巴,汗湿的刘海搭在光洁的额角,对着对面咧嘴一笑,那点少年人的得意劲儿毫不掩饰,像阳光穿透云层,晃眼得很。

“靠!林予冬你故意的吧!”周嘉阳扑救不及,撑着膝盖喘粗气,“专打老子反手!”

林予冬用球拍颠着球,笑容欠揍:“菜就多练,周同学。”

他走到场边拿水,拧开瓶盖没喝,先递给刚和许薇打完一局、正小口喘气的江见夏。

“补充点水分,别待会儿体力不支又碰瓷。”

江见夏接过水,咕咚喝了一大口,没好气地用手背抹了下嘴角:“谁碰瓷了!待会儿单挑!让你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网前技术!”

她挥了挥小拳头,脸颊因为运动泛着健康的红晕,眼睛瞪得圆圆的,像只炸毛又活力十足的小猫。

林予冬低笑,抬手,极其自然地用指尖把她颊边一缕被汗水黏住的碎发拨到耳后,动作快得仿佛只是顺手。

“行啊,等着。”

他指尖的温度一触即离,江见夏的心跳却漏了一拍,耳根悄悄热起来。

旁边观战的许薇默默低头,假装专注地擦着自己的球拍胶皮,嘴角却抿起一丝了然的笑意。

程橙则大声起哄:“哎哟喂!场外指导还带整理仪容仪表的?林予冬同学服务很到位嘛!”

最熨帖的暖意,往往藏在林予冬家那间朝南的、铺满阳光的书房里。

温语女士有时周末加班,江见夏便抱着厚厚的习题册和笔记本溜去九和府。

林奶奶见了她总是眉开眼笑,塞一堆水果点心,然后去社区活动中心找老姐妹打麻将,把整个安静的空间留给他们学习。

书房暖气开得足,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泼洒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块。

两人并排坐在宽大的书桌前,各自埋头苦战。

江见夏卡在一道数列放缩的压轴题上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

林予冬放下自己刚刷完的一套英语完形填空,凑过来看她的草稿纸。

“这里,”他抽走她手里的笔,在草稿纸空白处另起一行,笔尖流畅地划出清晰的步骤,“你放缩的方向反了。试试用数学归纳法奠基,然后从这里反向缩放,利用这个不等式链……”

他低沉的嗓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,思路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,剖开她混乱的思维。

阳光落在他握着笔的修长手指上,骨节分明。

讲完,他抬眼看她:“懂了?” 江见夏盯着他清晰简洁的推导,眼睛一点点亮起来,用力点头:“懂了懂了!林老师厉害!” 她兴奋地拍了下他的胳膊,拿回笔就开始唰唰写。

林予冬看着她恍然大悟后专注的侧脸,嘴角无声地弯起,顺手把她桌上快见底的水杯添满。

刷题到傍晚,饥饿感准时来袭。

林予冬合上习题册:“冰箱空了,出去买点菜?回来做。”

这是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甜蜜环节。

小区门口的生鲜超市里,两人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间。

林予冬负责目标明确地拿排骨、挑活虾、选新鲜的绿叶菜,江见夏则像个小尾巴跟在后面,时不时往车里丢一包她喜欢的零食,或者拿起两个西红柿比较哪个更红。

“林予冬,你看这个西兰花好不好?”她拿起一颗。

“还行。拿那颗紧实的。”

“那这个草莓呢?看起来好甜!”

“太红了,激素催的。旁边那盒颜色自然的。”

“哦……那薯片总可以拿一包吧?番茄味的!”

林予冬推着车往前走,头也不回:“不行。垃圾食品,影响智商。” 语气斩钉截铁。

江见夏对着他的背影做了个鬼脸,还是飞快地把一包番茄味薯片塞进了购物车最底层,用一包青菜盖住。

小动作自以为隐秘,殊不知全落在旁边货架镜面的反射里。

林予冬从镜子里看到,眼底掠过一丝笑意,没戳穿。

回到厨房,林予冬系上深蓝色的围裙,架势十足。

江见夏自告奋勇打下手,洗菜择菜。

水龙头哗哗流着,她低头专注地清洗着翠绿的菠菜根须上的泥。

林予冬站在料理台前,熟练地将排骨焯水,姜片拍散丢进锅里,动作干净利落。

厨房里渐渐弥漫开食材的香气和温暖的烟火气。

“盐。”林予冬伸手。

江见夏赶紧把旁边的盐罐递过去。

“糖,一点点。”

“给。”

“尝尝汤咸淡。”他舀起一小勺吹了吹,递到她嘴边。

江见夏就着他的手小心地抿了一口,鲜香滚烫。“嗯!刚好!”她眼睛亮亮地点头。

林予冬收回勺子,自己也尝了一口,点点头,继续往汤里撒了点白胡椒粉。

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轮廓,却让江见夏心里涨满了踏实又微甜的暖意。

这感觉,比九和府永远恒温的地暖,比梧桐巷那个橘红色的小烤火器,都更暖,更真实地烘烤着高三寒冬里的每一寸光阴。

快乐的时光总是被按下了快进键。

日历哗啦啦翻过,正月十五的汤圆味儿似乎还在舌尖,返校的通知就冰冷地拍在了班级群里。

二月二十号,星期一,阴天。

南城早春的寒气比深冬更带着一股刺骨的湿意,无声无息地往骨头缝里钻。

梧桐巷口,江见夏背着塞得满满当当的书包,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号行李袋,里面是妈妈硬塞的各种水果、牛奶和厚被子。

温语女士替她整理着羽绒服的领口,絮絮叨叨:“在学校食堂多吃点,晚上睡觉被子盖严实,在宿舍别冻着!学习尽力就好,别给自己太大压力……”

江见夏嗯嗯啊啊地应着,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巷子另一端。

九和府气派的铁艺大门旁,林予冬也正被林奶奶拉着叮嘱。

他穿着那件挺括的蓝白校服外套,拉链拉到顶,遮住了小半张脸,肩上挎着书包,脚边放着一个看起来分量不轻的行李箱。

他似乎感应到视线,抬眼看过来。

隔着一条不算宽的巷子和清晨稀薄的人流,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。

他冲她几不可察地挑了下眉梢,江见夏立刻抿唇忍住笑意。

林予冬悄悄捏紧了口袋里那个硬硬的、小小的东西——栖云寺求来的平安符,被他用一个小小的防水密封袋装着,一直贴身放着。

“行了妈,我都多大了!”江见夏挥了挥手。

林予冬也扬声告别,拉起行李箱。

轮子碾过湿漉漉的地面,发出骨碌碌的声响,朝着巷口公交站的方向走去。

江见夏跟妈妈说了再见,拎起行李袋快步跟上。

同一路公交车,前后门上去。

车厢里挤满了同样返校的学生,蓝白色的校服汇成一片移动的海洋。

两人默契地没往一起凑,江见夏在后门附近找了个扶手站稳,林予冬则挤到了中段靠窗的位置。

隔着攒动的人头,视线偶尔穿过缝隙短暂相接,又迅速移开,像地下党接头。

只有微微上扬的嘴角,泄露着只有彼此才懂的隐秘心情。

窗外,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,梧桐树的枯枝在灰白的天幕下画出沉默的线条。

寒假结束了。

车轮滚滚向前,载着他们,一头扎回那个弥漫着粉笔灰、油墨试卷味道,以及无声硝烟的高三战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