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读趣网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屈鹰率先策马冲出树林,身后人马立刻跟上,故意将兵器丢得叮当乱响,还夹杂着几声“快开城门!雁门军追来了。”的慌乱呼喊。

城楼上的袁谭军士,见下方是自家溃兵,只探出半个身子喝问了句:“是何情况?”

“遭遇雁门军伏击,我军惨败!”

“大公子何在?”一名守将问道。

“大公子殿后,命我等先回守城池。”

守将想也没想,命令放下吊桥,打开城门。

想什么呢?他们大军一到,守城的雁门军望风而逃,雁门军在济南国据说是兵力有限,大公子率八千兵马驰援洛口,既然遭遇了伏击,历城还能出现雁门军吗?

若是耽误了大公子回城,他的脑袋有几个?

城门打开,屈鹰冲过吊桥,冲进城门后,眼中瞬间闪过厉色,手中环首刀骤然出鞘,寒光一闪便斩落了周围几名守军的头颅。

“杀!”一声暴喝响彻城门洞,屈鹰带部分死士冲向了城楼。

剩余死士与城门口守军展开了厮杀,刀光枪影间,惨叫声很快淹没了城门处的混乱。

与此同时,历城东西两侧的密林中突然卷起漫天烟尘,七千五百伏兵如狂风般席卷而来。

城门的厮杀很快传到军营,留守的袁谭军尽数出击,在街巷中与雁门军展开了厮杀。

顽抗片刻,终究抵不住雁门军数倍人马的冲杀。半个时辰后,历城的厮杀声渐渐平息。

屈鹰站在城门楼上,望着那些放下兵器、跪地投降的袁谭残兵,缓缓收刀入鞘。

两千守军,半数战死,半数归降,历城又回到了他们手里。

袁谭策马奔至历城脚下,胸口还带着济水战败的灼痛感,身后似乎有雁门军的追击的声音。

他勒住惊惶的战马,望着紧闭的城门与高悬的吊桥,厉声喝道:“快开城门!”

城楼上静得反常,既无守兵探身应答,也无箭矢射下,只有风卷着尘土掠过城垛。

袁谭心头刚冒起一丝不安,便见吊桥“嘎吱”作响,缓缓从城上放下,城门也随之向内拉开一道缝隙。

“总算是回来了!”袁谭松了口气,正要拍马踏入城门,身旁一名亲兵突然嘶声惊呼:“大公子且慢!城内似乎不对!”

袁谭猛地抬头,目光穿透城门缝隙,只见暗处突然亮起一片寒芒,一队兵马正列阵杀出,甲胄样式绝非他的兵马。

是雁门军!

他哪里还敢迟疑,双手死死攥住缰绳,猛地一扯马首:“撤!快撤!”

胯下战马吃痛,人立而起,险些将袁谭掀翻。他稳住身形,调转马头便往身后旷野狂奔,连身后亲兵的呼喊都顾不上。

屈鹰冲杀出来,箭矢“嗖嗖”射向袁谭残兵,惊得这些残兵拔腿就跑,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。

淳于琼在洛口听到历城丢失的消息,手中酒杯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方然醒悟:先前雁门军对洛口的猛攻全是假象,其真正目标竟是历城!

历城一失,自己已成无根孤军,若雁门军突然来围攻洛口,他必无生路。

“撤!即刻撤回平原郡!”淳于琼下令,大军很快撤出洛口。

行走一日后,行至一片峡谷,两侧山坡突然鼓声大作,高顺率精锐伏兵呼啸而下,箭雨如蝗般袭来。

淳于琼军本就军心惶惶,遇此突袭顿时溃散,士兵争相逃命,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。

高顺率军直插敌人中军,淳于琼奋力抵抗,却难挽败局,最终只带数名亲兵突围,其余兵马或战死或投降,一场撤退沦为惨败。

同一日的夜晚,夜色刚漫过益县东北郊的荒原,张辽便率三千骑兵列阵而出。

他抬手一挥,身后骑士纷纷举起火把,他身后的“赵”字的大旗被照的格外显眼。

接着,数千马蹄踏地如惊雷,往来驰骋间尘土漫天,数千支箭矢随着马队的飞奔,射向了益县城头。

阵形拉得散漫,似乎是雁门主力大军即将攻城的模样。

城内的张飞正为自己无所事事闷得烦心,忽听守兵来报,雁门军攻城。

张飞拎着丈八蛇矛来到城头,虽然有点远,但那“赵”字大旗,以及旗下的白盔、白甲和白马,在火光中格外扎眼。

他顿时怒目圆睁:“好个赵云!竟敢率军来犯益县!”

马蹄声隆隆而来,破空声中,箭矢密密麻麻划破暗夜,箭雨落点分散,破空声此起彼伏,好似千军万马压境的声势。

张飞挥舞丈八蛇矛拨打着飞来的箭矢,连连吼道:“弓步还击!”

城头上,步兵举盾防御,盾牌相撞的闷响与箭簇撞盾的“笃笃”声混作一团。

箭雨中,守城弓兵胡乱搭箭,箭矢朝着城下攒射,城下箭雨一波过去后,不过片刻,箭雨又再度袭来,暗夜中只听到马蹄声和箭声,不见人影,任谁都觉得攻城兵马远不止数千。

张飞看着远处的赵云岿然屹立,似乎是一座山。他深知自己不是赵云对手,麾下兵马战力不弱,而自己带着的这支袁军,战力如何?他不能确定。

既然不能出城对战,而守城又不是自己的长项。张飞当即喝令守军加强戒备,同时亲自点燃烽火台。

三道赤红烟柱直冲夜空,正是向驻守隘口的关羽求援的信号。